各处(科)室、各部门: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奥密克戎 BA .5亚分支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并在我国多地引发本土聚集性疫情。我省近期也发生多起本土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在近期本土聚集性疫情处置过程中发现,我省部分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为此省卫健委下发了《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明白纸》,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和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现转发给各处(科)室遵照执行。
2022年8月21日
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
医疗机构疫情防控明白纸
一、常态化疫情防控期间
(一)人员管理
1.每日开展全口径人员(医疗机构全部人员,包括医护药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安保、保洁、第三方外包人员,以及进修、实习、规培等所有人员)清点。
2.进行全口径人员外出管理,非必要不离开本市,确需离开外出要请假,返回后持核酸检测阴性报告销假上岗。
3.做好全员健康监测,按要求按频次落实核酸检测、体温监测、行程报备等。
4.做好个人防护,院区内各类人员正确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严格手卫生管理。
5.查验进入医疗机构人员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6.严格医院门口、楼宇入口和病区入口处的人员管控。
(ニ)门诊、病区管理
7.对所有门诊病人问询流行病学史并记入门诊病历。
8.普通医疗结构(除发热门诊、核酸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外)工作人员、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每周开展2次核酸检测;定点医院工作人员、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每日1次核酸检测。其中,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在入院前48小时内(或急诊患者入院24小时内)进行1次核酸检测。
9.加强病房封闭管理,按要求设置过渡病房,严禁探视,非必要不陪护,确需陪护的要固定陪护人员,非诊疗需要不离开病区。
10.护工“定人定岗”管理,最大限度减少流动。
(三)流程布局
11.统筹规划人员出入口,在医院入口处设置1个或数个预检分诊点。
12.院内诊疗布局再优化,对外服务的核酸采样点设在院区外。
13.强化多院区管理,按院区属地岗位清点人员,减少人员频繁跨院区流动。
(四)发热门诊
14.独立设置,与其他建筑硬隔离,独立出入口、独立预检分诊、独立信息统计,不与医院其他区域、服务相交叉。
15.首诊负责,所有进入发热门诊的就诊病人必须排除新冠后,方可离开。
16.预检分诊工作人员相对固定,其他诊疗区域的发热待查患者要即刻引导到发热门诊就诊。
17.严格执行“三区两通道”,医务人员按照操作流程规范穿脱防护装备,并按照规定通道进出。
18.发热门诊内预检、诊疗、检查检验、取药、 CT 、留观等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所有环节“不脱环”。
19.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和正在运行的发热哨点诊室,每天进行1次环境采样检测。
(五)其他
20.按照最新要求,根据床位数合理配置感控专职人员。
21.规范开展院内环境日常采样监测、医疗场所每日定期环境及物表消杀。
22.加强核酸检测质量控制,规范开展室内质控,按时参加各级组织的室间质评,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
23.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和暂存,加强医疗废物暂存点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做好交接登记,强化台账管理。
24.储备医用防护物资,配备必需的救治设备,做好专业防控物资储备。
二、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期间
以县(市、区)为单位,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立即启动院内应急响应机制,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医疗机构人员管理,发热门诊(哨点诊室)所有工作人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中高风险区采样人员实行闭环管理,全口径人员每日进行1次核酸检测。
2.规范缓冲病房设置管理。病区全封闭管理。
3.调整诊疗模式,门诊和病区医护人员、仪器设备相对独立,互不交叉。